IPO案例:发行人部分核心技术未申请专利、著作权,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被逆向工程的风险

发布时间:

2023-01-09

分享到:


问询问题

招股说明书披露,
发行人所拥有的核心技术及研发成果,一部分通过申请发明专利、著作权的形式进行保护,另一部分未申请专利、著作权的专有技术,通过公司的知识产权保密机制进行保护。
请发行人说明:
发行人未申请专利、著作权的专有技术是否已有类似专利,部分专有技术未申请专利、著作权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通行做法,发行人技术成果尤其是电路拓扑结构是否存在被逆向工程的风险。
 

问询回复

1、发行人未申请专利、著作权的专有技术是否已有类似专利

根据公开信息查询,发行人未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的专有技术没有类似专利。

2、部分专有技术未申请专利、著作权的原因,是否符合行业通行做法

发行人拥有的未申请专利、著作权保护的专有核心技术包括以下几项:

上述 7 项核心技术通过优化的电路拓扑结构和软件算法提高产品整体性能,作为技术机密未申请技术保护的原因系: 

①涉及嵌入式软件,通过嵌入式软件与其他硬件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完整设备产品,不同系列产品功能和参数设置不同,因此难以共用通用软件,除此之外,申请软件著作权需要提交源代码,存在核心技术泄密风险,且与同行业其他产品相比难以甄别侵权行为,因此不适合通过软件著作权保护知识产权;

②涉及硬件电路拓扑结构,在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过程中,需要公开核心电路拓扑结构以及设计思想,存在核心技术泄露风险,且容易存在通过调整电路拓扑结构规避侵权造成维权困难,因此不适合通过专利形式进行技术保护

与同行业相比,核心技术数量、未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技术占比对比如下:

发行人通过多年技术研发和技术积累,拥有核心技术数量较多,上述核心技术均用于产品开发,应用上述核心技术产品已经实现收入。参考同行业可比公司未申请技术保护的核心技术数量与核心技术数量比,发行人与可比公司无明显差异。发行人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电路拓扑结构和软件算法的优化,处于技术保密需要,发行人将其作为技术机密进行保护,并未将全部核心技术申请专利符合行业通行做法。

3、发行人技术成果尤其是电路拓扑结构是否存在被逆向工程的风险

发行人技术成果涉及硬件拓扑结构与软件算法结合,通过逆向工程难以获得发行人完整技术成果。尽管竞争对手通过逆向工程及其自身研发积累,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但逆向工程即无法获取发行人全部技术成果设计思想。发行人为了保护自身技术优势以及研发成果,一方面,通过专利申请与专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知识产权类型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紧跟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以减少研发成果被逆向工程的可能性。

具体分析如下:

(1)发行人技术成果电路拓扑结构和嵌入式软件结合发挥特定功能,逆向工程存在较大难度

发行人技术成果包含硬件方面电路拓扑结构、软件方面算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等方面。通过逆向工程能够一定程度复现发行人产品基本硬件构成及部分电路拓扑结构,但难以解决发行人通过应用核心技术解决的技术难点,亦难以通过逆向工程取得发行人技术成果设计思想及软件,特别是嵌入式软件。因此,发行人技术成果逆向工程存在较大难度。

(2)发行人根据研发成果特性,选择更适合的技术保护方式

发行人技术成果大多同时包含电路拓扑结构与嵌入式软件,其中, 硬件是嵌入式软件运行的载体,嵌入式软件的算法是功能实现的基础, 软件与硬件呈现耦合关系,共同影响产品性能参数。发行人根据研发成果特性,通过专利申请或者将专有技术作为技术机密等不同方式,实现技术保护。

(3)逆向工程能够提高研发效率,但难以满足市场动态需求

竞争对手或者市场新进入者在自身产品开发基础上,结合逆向工程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研发效率,但难以应对客户最新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动态变化。发行人将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应对潜在产品被逆向工程的风险。

发行人储能逆变器、光伏逆变器产品,以及储能电池产品最终使用者为家庭用户,发行人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结合一线市场反馈、客户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产品优化升级,通过产品不断迭代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目前,发行人储能电池产品已经更新至第四代磷酸铁锂电池产品;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多个系列产品已经迭代至第三代或者第四代产品。

综上,发行人技术成果(包括电路拓扑结构)逆向工程存在较大难度,发行人技术成果尤其是电路拓扑结构存在被逆向工程的风险,但逆向工程风险较小。

 

注:本案例为艾罗能源科创板IPO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