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管理来看企业数智化转型建设失败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23-02-08

分享到:


我们都知道数字化转型在于转,而非在于数字化技术本身,需要的是融合。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管理上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几点就是:

缺乏战略上的重视:
未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战略,即使在企业战略中体现了数字化,但属于口头上的重视,在实际执行中任然是“折扣满满”,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数字化规划年年做,但年年无结果,无人为此战略结果负责。

缺乏管理层的共识:
战略上缺重视,造成的后果就是管理层的消极应付,都知道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但一把手真正抓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寥寥无几,意识大家有,但真正的建设共识却都未达成,造成从上至下的消极应对、推脱甩锅。

缺乏配套管理体系保障措施:
大部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怪圈就是在于“建”而忽视“管”,出了问题那就是建设方的问题,与管理方无关。其实也根本无管理方,这就如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结果拖拉机、马车、自行车纷纷涌入,造成高速拥堵不堪,问题百出,而结果呢?问题出了无人为此负责,高速坏了却没人出钱来维护,最后的结果就是高速废了,追责的结果就是:为什么要建高速?

缺乏专业的数字化团队:
这里的团队是指数字化技术+业务的融合性团队。众所周知,数字化的基础是融合,技术要以实际管理为基础融入业务每一个环节,实现效率提升、降本增效;而业务要以场景反哺技术,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
所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部门的单打独斗,需要的是业务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信息部门需要融入业务场景学管理,而业务部门需要融入信息部门学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原理、实现形式,以便更好的配合信息部门。但当前大部分的传统企业,技术与业务仍旧属于两张皮的状态,所以造成了数字化应用难、价值体现难。

缺乏长期主义:
在很多企业领导眼里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必须立竿见影,而现实是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其效果易受各种管理因素影响,其价值发挥也是难以直观体现的,因此也在领导层造成了“数字化无用论”的观点,同时数字化转型建设又是一个持续投入的过程,总之就是一句话:谈钱伤感情;但数字化建设不谈钱就免谈,所以这也造成了大部分企业数字化建设走走停停的尴尬局面。